星期日, 五月 06, 2007

心收不回来

五一假期早就结束了,可是心还在外面。即使坐在实验室里也是一样,等待着Deadline的靠近,然后再让自己急躁些。
不知什么时候病毒开始光顾我的本本,其实也许是“误炸”,没有Phenotype,但是Kaparsky不放过,我平时都不开病毒扫描程序,节省机器资源,昨天开开玩玩,竟把自己玩进去了,绝大部分的Exe都感染了Dzan.C病毒,没法子,删掉了病毒机器也就瘫痪了。连夜跑到实验室,借了Vista(^_^,总算有机会尝尝鲜,并继续盗版的行为)。我的硬盘空间太少了,大把大把删除了几G资料,算是能拼出个最低要求,然后重新分区,中间还给我来插曲,删掉的分区不能重建了,没法子只好求助Ubuntu,前前后后耽搁了大个半天,总算能用了。
晚上本想找几个纪录片看看,实验室代理还坏了,eMule也不能用,忍了。

牛牛(暂且叫她这个名字吧),长大了,每天总是吃不饱,吃不饱就来咬我,咬我我就打她,可她为什么就是不记打呢?

今天想起一个创业的主意,丫头说没市场。我们知道写程序是分不同层次的,有人的程序一个小时写完,而同时有人需要写一周;有人的程序需要跑好久才有结果,有人的程序快的不需要等待;有人的程序在几个人用的时候都正常,但实际场景的数百人使用就会崩溃;有人的程序越改Bug越多,有人的程序越改结构越清晰。其实我想谈的就是程序的质量问题。目前的解决办法是QA部分进行黑盒式的模块测试,由程序员进行白盒的自我审查,好的公司可能还有同行间的复审,但我觉得他们的关注点主要是Bug,对于QoS的关注就不够。我希望可以有一个公司,他可以参与到其他公司的开发过程中,或者开发结束之后(此时参与成本要高很多),他们只关注程序质量、性能、结构等非逻辑业务部分。优秀的程序员都有一种直觉来发现程序中的坏味道,但是优秀的程序员太少,初级的程序员太多,因此这种高质量程序设计其实是一种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
初步的设想中,此工作应该可以完成以下几件事:

  • 分析程序瓶颈。系统集成商关注的是模块之间的配置,但我们关注的是程序的Source Code。由于现在硬件发展的速度远快于软件,那么如何发挥系统的性能,并不是简单添加几个服务器可以解决的,需要对特定的场景进行专门的设计,比如应付多核的场景,面对多线程不同的竞争与分配机制,实时机制,不同操作系统等。
  • 优化程序结构。这个理论已经比较完整,比如Refactor to Pattern,采用模式的方式(分析模式、设计模式、测试模式),进行重构,构建出可扩充、易修改的代码。
  • 培训。其实以上所有的工作都是一种教学,程序员需要充电,特别需要高级别的充电,这不是市面上普通的培训班所能做到的,我们不仅要教他们如何做,还有为什么这样做,而且都是基于他们自己的案例,他们自己的代码,这样的教学方式我认为收获会很大。
其他呢?balabala,肯定很多了。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聚集这样一群优秀的人,优秀的团队是最珍贵的资源,创业的想法排第二,人才是第一。恩,这是个大问题,我再去想想。你觉得这样的公司有意思吗?

2 条评论:

匿名 说...

童波又掀起了一轮游戏,我被她点名,我完成了作业,现在要点你了,欲知详情,请参看我的blog嘿嘿。

一一 说...

程序的质量的评估和审核肯定是要介入过程的,而且是一开始就跟进。

控制软件或代码质量的目的是处于最终用户使用的考虑(不是为客户),高质量的软件看起来应该是:
为用户量身定制,功能需求明确
成本和性能保持平衡
可持续扩展,保持灵活
具有鲁棒控制
成本,进度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合理
更重视交互设计

牛牛是你养的狗狗吗?多大了?是什么狗狗?发照片看看啊~哈,我养了只哈士奇,照片在我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