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一月 27, 2007

学术与生命的意义[转载]

作者:徐友渔

9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80年代被学界一致认可的现代化导向,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启蒙的风气与潮流,对科学、民主、理性的认可和倡扬,均受到深深的质疑和猛烈的批判。80年代的思想主流被斥为知识分子对西方殖民话语的臣服(这是以另一种方式批所谓“全盘西化”论),大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进步的“五四”传统,开始被否定和清算。在这场民间色彩甚深的思想学术角力中,我全力以赴地捍卫“五四”的启蒙传统和8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对垒一直存在,阵线越来越分明,分歧越来越尖锐和深刻。在争辩中,我已在学理上作了许多阐述。我认为双方观点的对立与个人经验有关。学术立场的不同和代际差异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年长的学人,对科学。民主、理性的认同是不言而喻的,启蒙是未竟的事业,现代化是值得献身的目标。但新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却以种种奇谈怪论企图消解公认的理念和准则。

作为当代西方思潮的研究者,我清楚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登陆中国的思想背景。我对这种思潮后果十分忧虑,但我不愿把事情说成是对立双方的动机有善恶之分,我不时反省自己的立场,挖掘自己的思想根源,严厉盘查自己的经验。

中国的解构主义者和“后”学家们宣称,启蒙不过是近代西方的神话,科学、民主、理性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这些理念预设了真实与谎言、光明与黑暗的二元对立,预设了普遍的人性,普适的价值标准。这些预设和普遍主义原则其实是不能成立的,它不过是反映了中国知识界迷恋现代性而不能自拔的精神状态。对上述说法抗拒的动机和批驳的理念资源首先来自“五四”传统,但对方把“五四”新文化运动也归结为西方思想文化扩张的结果。我自问,我对西方文艺复兴狂飓突起冲破黑暗,打碎桎梏的思想解放运动的神往,被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的文字感动,原因何在?如果只有阅读经验,那它是否经得住解构的拆卸和侵蚀?

所谓启蒙,按康德的论述,就是人摆脱不成熟状态,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性,摆脱权威的束缚。我经历过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虽然当时年少,但对所发生的事记忆犹新,足供现在反思),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我知道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理性黑暗时期,数亿人似乎只有一个脑袋,其余的人岂止是不成熟,其狂热、盲从、迷信简直有如白痴。那时,全国的报刊宣传粮食亩产不是平常的400斤、600p斤,而是几万斤,十几万斤,但到头来饿死几千万人;那时,人们必须唱语录歌,跳“忠字舞”,每天早请示、晚汇报,因为打碎一尊领袖塑像,污损一张领袖画像而被捕人狱;不少人因为探讨真理和讲出真话而惨遭迫害失去生命(比如遇罗克、张志新)。甚至在宣布黑暗已过,新时期到来之后的70年代末,还有人因为坚持批评领袖的错误而遭枪杀,还会因为主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种常识而发生反复、曲折的斗争。

我的生活经验告诉我,在中国,理性随时可以离失,科学还需努力坚持和推行,民主是一个尚待实现的梦,因此,启蒙是数代知识分子努力的方向。由此上溯至本世纪初,可以肯定“五四”新文化运动必然合理,是中华民族在现代觉醒的第一步。五六十年代的悲剧表明启蒙精神的丧失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90年代初各种“后”主义的泛起,其客观效果是要中断80年代新启蒙的合法性。

90年代初,我在上海与一批学者聚会,当我提到“文革”、奥斯维辛集中营、法西斯时,一个致力于“后学”的年轻人轻蔑地拒绝我对以上事件的价值判断,他说,那些事件和历史上任何其它事件一样,都是文本、符码,供后人从任一角度解读、解构、阐释,不能把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等价值加在它们上面。我惊愕得几乎无话可说,我只想知道,如果他经历过那些残忍与迫害,是否还会坚持那种轻松、超脱的“后话语”?!

在90年代中期,有“后学家”把一些老知识分子控诉“文革”,披露自己遭遇的作品斥为揭家丑,讨好西方。有“新左派”理论家主张可以从“文化大革命,七八年又来一次”中吸收制度创新的启发因素。对此,我深感悲哀,我希望他们能够把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政治运动弄清楚之后再发高论。

阅读经验是个人经验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发现,后学家们大多有贪新追潮的习惯,他们对西方学术只知其流,不知其源,只对20世纪的二流著作作一鳞半爪的了解,对十八、十九世纪的经典文献无暇顾及,逞论更古远的典籍;只从文学作品的解读技巧中吸收养份,对科学、宗教、形而上学的背景十分隔膜。他们把当前美国大学校园中政治文化泛起的杯水风波当成西方思想文化的主流,对西方思潮的历史流向缺乏整体、宏观理解,从而缺乏健全感和均衡感,抓住一点,不计其余,无心去理解整体结构,而津津乐道于某些征候和隐喻。我坚信,就像经济、历史发展阶段不可跨越一样,上一世纪的西方思想学术成就对今日中国的文化建构仍未丧失其意义。

重温自由主义

90年代中国民间思想文化舞台热闹非凡,文化保守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后现代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等等纷纷登台亮相,这些不同角色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于启蒙精神、现代化导向和全球化趋势表示质疑和不认同。这种倾向令人忧虑,惟一能援引的、理智而现实的思想资源是自由主义,对中国人而言,重温自洛克一路下来的古典自由主义,很有必要。从正面和建设的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其最终和主要目标应该是达致宪政体制——也需要参考借鉴自由主义的思想和学理。

提起自由主义, 我们只能说是“久违”了。“五四”的先驱和主将大多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甚至有坚定的自由主义信念,自由主义之花在三四十年代一度开得相当繁盛,但在本世纪下半叶却销声匿迹。究其原因,从外部讲,这种理性、温和、改良的思潮在人民群众武装革命的疾风暴雨中不合时宜,被冲得七零八落;从内部讲,中国近代的革命气氛和环境禀承的是法国的激进主义和浪漫主义,德国的整体主义和神秘主义,以及俄罗斯的带宗教情绪的绝对主义和自省偏爱。对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而言,认识到重提自由主义的必要,需要有一种善于审时度势的能力,以及从上述精神气质中实现蜕变的勇气。总的说来,就是要在“可爱而不可信”和“可信而不可爱”(王国维语)二者中,把重心从前者转移到后者。

对我来说,实现这种转换在精神气质上的障碍要小一些,因为我对英国经验主义传统有兴趣和研究,不论是对古典的休漠哲学,还是对现代的罗素的思想。早在70年代,我就以极大的兴趣读过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他对经验主义的推崇和对浪漫主义的批判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亦促动我的思考。罗素在书中说:“从卢梭时代以来,自认为是改革家的人向来分成两派,即追随他的人和追随洛克的人。有时候两派是合作的,许多人便看不出其中有任何不相容的地方。但是逐渐他们的不相容日益明显起来了。在现时,希特勒是卢梭的一个结果;罗斯福和邱吉尔是洛克的结果。”

当然,生活经验,尤其是对于“文革”教训的反思与总结,是对各种主义作取舍的重要因素。也许有人会说:囿困于这种经验是否会造成思想的单一性和局限?我当然十分重视其他经验,比如从阅读中得到的间接经验。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革”是以10亿人的身家性命为代价,以国家的命运前途为赌注进行的政治和社会实验。“文革”中,人性的善恶,生命的脆弱和坚韧,社会的弹性和支承力,文化、意识形态。语言的威力和虚妄,都被推到了极致而暴露无遗。人类和社会本来不应该像自然和物质一样被用作实验的,但一旦不幸作了实验,从史无前例的浩劫中,就应当尽可能获得前所未有的观察与经验。事实上,对于“文革”的经验,我们是总结和利用得太少,少得与其苦难和代价不成比例。

顾准的思想从理想主义转变为经验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变到自由主义,也是以“文革”为契机,他的切人点是直接民主的问题。而对像我这样曾经带着理想主义投入运动的人来说,转变的原因则是对“彻底砸烂旧世界,建设崭新世界,塑造一代新人”的动机和后果感到痛心疾首。“文革”的最大魁力是,其发动者宣称要铲除一切不正义和不道德,建设一个没有剥削、压迫,没有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高低贵贱之别的,与任何旧时代、旧制度彻底决裂的崭新社会。为此目的,需要彻底改造人,塑造一代无私无欲,随时准备为革命理想而献身的人。这种理想产生的魁力吸引过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文革”破产之后,西方一些左派知识分子仍感失落和恋恋不舍。对我而言,“文革”犹如一场恶梦。

我终于明白,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其发展变革主要依赖自生自发秩序的作用与扩展,它不是积木,可以凭一时忽发奇想推倒而重新堆砌,社会的生机在于其中不少领域的自治,不能粉碎一切中介结构,让领袖的意志从上至下贯穿到底。经过痛苦的思索,我最终承认,人是有意志、有尊严的主体,不是可以任意雕刻、塑造的材料。人固然生活在社会中,但有一些领域,诸如思想、言论、财产,是绝对属于个人神圣不可侵犯的,不论以社会正义的名义,还是以道德的名义,都无权剥夺人的基本权利。人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人性中确实有缺陷和晦暗之处,但不应该,也不可能强迫人“脱胎换骨、重新作人”。人性的恶只能以制度来约束,合理制度的基本要素是承认并保障人的某些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认识到掌权的人和普通人一样也有缺陷,因此权力不可无限制地扩张,而应当相互制衡。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人类只能寻求一种最不坏的制度。以达致最好制度为目标或口实而不惜社会动荡和流血,其结果往往是暴政。人类永远要警惕那些自称掌握了历史进程规律,手握绝对真理的人,这种人以历史和人类为名义搞大破大立,实则草菅人命。

去年底去世的当代思想家、自由主义大师伯林极其看重思想观念的力量,他引证德国诗人海涅的话说:一位教授在他宁静的书房中孕育出来的哲学观念,可能毁灭一个文明。我以为这话有些过甚其词,尤其是在今日电子传媒和大众文化时代。自由主义思想家面对一个悖论:他努力促成这个时代的来临,同时也使自己的话语失去召唤力。平庸的时代会使思想者感到寂寞,但如果只能在它和神权政治之间作选择,答案还是一目了然。其实,当今中国离流行文化的一元化和霸权地位还相距甚远,虽然在某些地方和领域已初露端倪。中国目前还需要思想,不甘平庸的人任重而道远。

星期五, 一月 19, 2007

一点疑问

我总有很多疑问,只好慢慢问大家。
我们的社会是在进步吗?进步表现在哪里?谁在创造进步?真的,都有谁呢?他们是怎样让这个社会在进步呢?
如果存在这种进步,那么谁在享受这种进步呢?谁应该享受这种进步呢?
我们的社会真的在进步呢?

星期六, 一月 13, 2007

重温小诗,娱乐大众

近日的帖子都太严肃了,今天调和一下气氛,也调动一下大家的想象力,特别是众位刚友们。
贴几首小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You may find XXX !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题庐山仙人洞》
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星期五, 一月 12, 2007

An Inconvenient Truth

中文翻译是《难以忽视的真相》。晚上一口气看了这部影片,开始以为只是普通的纪录片,看过之后的感觉却完全不同于普通影片。正像有的介绍中说的那样,这是06年最大的恐怖片,让人看完久久不能平静,始终沉浸在一种震撼之中,有些超出想象,让人欲罢不能。

影片是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所做的关于全球温室效应问题的演讲为基础,并结合了一些电影的手法,将戈尔的个人经历穿插其中,一方面凸现了戈尔的人格魅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这部影片的说服力,这个震撼不仅仅来源于事实,更来自于我们对于事实的忽视。

以前印象中只知道戈尔是副总统,是位政客,没想到他在环保方面做了这么多持久性的研究和努力,有毅力的人是容易获得他人尊重的。同时也是如此的幽默、平易近人和有说服力,让本来很沉重的话题讲的时而诙谐,时而振奋人心,丝毫不会觉得时间的冗长和内容的严肃。

我不需要去描述温室效应是怎样的情况,也不需要警示明天会发生什么,一切都在影片中,希望你一定去看看,这是我们每个人的一份责任,因为我们生在地球。

What you can do(部分节选自http://www.climatecrisis.net/takeaction/whatyoucando/)

Replace a regular incandescent light bulb with a compact fluorescent light bulb (cfl) 将普通的白炽灯替换为节能日光灯
CFLs use 60% less energy than a regular bulb. This simple switch will save about 300 pounds of carbon dioxide a year. If every family in the U.S. made the switch, we’d reduce carbon dioxide by more than 90 billion pounds! You can purchase CFLs online from the Energy Federation.

Move your thermostat down 2° in winter and up 2° in summer 空调夏天恒温提高2度,冬天降低2度。
Almost half of the energy we use in our homes goes to heating and cooling. You could save about 2,000 pounds of carbon dioxide a year with this simple adjustment. The American Council for an Energy Efficient Economy has more tips for saving energy on heating and cooling.

Choose energy efficient appliances when making new purchases 购买电器时选择节能产品
Look for the Energy Star label on new appliances to choose the most efficient models. If each household in the U.S. replaced its existing appliances with the most efficient models available, we’d eliminate 175 million ton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every year!

Use less hot water 少用热水
It takes a lot of energy to heat water. You can use less hot water by installing a low flow showerhead (350 pounds of carbon dioxide saved per year) and washing your clothes in cold or warm water (500 pounds saved per year) instead of hot.

Use a clothesline instead of a dryer whenever possible 尽可能使用晾衣绳,而不是烘干器。
You can save 700 pounds of carbon dioxide when you air dry your clothes for 6 months out of the year.

Turn off electronic devices you’re not using 不用电器的时候要关闭
Simply turning off your television, DVD player, stereo, and computer when you’re not using them will save you thousands of pounds of carbon dioxide a year.

Unplug electronics from the wall when you’re not using them 不用电器的时候要把插头拔下
Even when turned off, things like hairdryers, cell phone chargers and televisions use energy. In fact, the energy used to keep display clocks lit and memory chips working accounts for 5 percent of total domestic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pews 18 million tons of carbon into the atmosphere every year!

Insulate and weatherize your home 房屋墙壁选用好的隔热材料,并且及时补漏。
Properly insulating your walls and ceilings can save 25% of your home heating bill and 2,000 pounds of carbon dioxide a year. Caulking and weather-stripping can save another 1,700 pounds per year. The Consumer Federation of America has more information on how to better insulate your home.

Be sure you’re recycling at home 家庭垃圾要回收
You can save 2,400 pounds of carbon dioxide a year by recycling half of the waste your household generates. Earth 911 can help you find recycling resources in your area.

Buy recycled paper products 购买可再生的纸质产品
It takes less 70 to 90% less energy to make recycled paper and it prevents the loss of forests worldwide.

Plant a tree 种树
A single tree will absorb one ton of carbon dioxide over its lifetime. Shade provided by trees can also reduce your air conditioning bill by 10 to 15%. The Arbor Day Foundation has information on planting and provides trees you can plant with membership.

Get a home energy audit 使用家庭能源审计
Many utilities offer free home energy audits to find where your home is poorly insulated or energy inefficient. You can save up to 30% off your energy bill and 1,000 pounds of carbon dioxide a year. Energy Star can help you find an energy specialist.

Switch to green power 转向绿色能源
In many areas, you can switch to energy generated by clean, renewable sources such as wind and solar. The Green Power Network is a good place to start to figure out what’s available in your area.

Buy locally grown and produced foods 买本地种植或生产的食物
The average meal in the United States travels 1,200 miles from the farm to your plate. Buying locally will save fuel and keep money in your community.

Buy fresh foods instead of frozen 买新鲜食品,不买冷冻的。
Frozen food uses 10 times more energy to produce.

Seek out and support local farmers markets 支持当地的农业市场
They reduce the amount of energy required to grow and transport the food to you by one fifth. You can find a farmer’s market in your area at the USDA website.


Buy organic foods as much as possible 尽可能买有机食品
Organic soils capture and store carbon dioxide at much higher levels than soils from conventional farms. If we grew all of our corn and soybeans organically, we’d remove 580 billion pounds of carbon dioxide from the atmosphere!

Avoid heavily packaged products 避免过多包装的产品
You can save 1,200 pounds of carbon dioxide if you cut down your garbage by 10%.

Eat less meat 少吃肉
Methane is the second most significant greenhouse gas and cows are one of the greatest methane emitters. Their grassy diet and multiple stomachs cause them to produce methane, which they exhale with every breath.

Reduce the number of miles you drive by walking, biking, carpooling or taking mass transit wherever possible 少开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多乘大众公共交通
Avoiding just 10 miles of driving every week would eliminate about 500 pound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 year! Click here to find transit options in your area.

Start a carpool with your coworkers or classmates 和你的同学或朋友一起乘公车
Sharing a ride with someone just 2 days a week will reduce your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by 1,590 pounds a year. eRideShare.com runs a free national service connecting commuters and travelers.

Keep your car tuned up 让你的车子协调起来
Regular maintenance helps improve fuel efficiency and reduces emissions. When just 1% of car owners properly maintain their cars, nearly a billion pounds of carbon dioxide are kept out of the atmosphere.

When it is time for a new car, choose a more fuel efficient vehicle 买新车的时候选择节能型
You can save 3,000 pounds of carbon dioxide every year if your new car gets only 3 miles per gallon more than your current one. You can get up to 60 miles per gallon with a hybrid! You can find information on fuel efficiency here and here.

Fly less 少坐飞机
Air travel produces large amounts of emissions so reducing how much you fly by even one or two trips a year can reduce your emissions significantly. You can also offset your air travel by investing in renewable energy projects.


片尾曲:

I Need to Wake Up

Have I been sleeping?
I've been so still afraid of crumbling
Have I been careless?
Dismissing all the distant rumblings
Take me where I am supposed to be
To comprehend the things that I can't see

'Cause I need to move
I need to wake up
I need to change
I need to shake up
I need to speak out
Something's got to break up
I've been asleep
And I need to wake up now

And as a child
I danced like it was 1999
My dreams were wild
The promise of this new world
Would be mine
Now I am throwing off the carelessness of youth
To listen to an inconvenient truth

That I need to move
I need to wake up
I need to change
I need to shake up
I need to speak out
Something's got to break up
I've been asleep
And I need to wake up now

I am not an island
I am not alone
I am my intentions
Trapped here in this flesh and bone

And I need to move
I need to wake up
I need to change
I need to shake up
I need to speak out
Something's got to break up
I've been asleep
And I need to wake up now

I want to change
I need to shake up
I need to speak out
Or, something's got to break up
I've been asleep
And I need to wake up now


星期四, 一月 11, 2007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民族吗?(转)

  如果中国电视台的有奖问答题的题目是“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民族吗?”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会异口同声地答道:“肯定是。”这时电视台的头牌花旦唐小鸭小姐会面带甜美的微笑说:“恭喜你,答对了。”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教科书上、报纸上、电视中、甚至专家学者们都是这样说的,且在讲解的时候举出了几百条例子来证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但老狼对“中华民族是一个是优秀民族”的说法却有太多的疑问,现提出来就教于广大网友:评判一个民族是否优秀的标准是什么?
  有网友把一场战争的胜败作为衡量民族优劣的标准,说什么:德国两次世界大战战败,不算优秀,法国在二战时一个月就亡国了,不算优秀……这样 说,只能说明他对优秀民族的概念是模糊的。其实以战争的胜败来判定民族的优劣是完全错误的。当年拿破伦横扫欧洲时,法兰西民族并不比欧洲各民族优秀一等, 德意志民族两次世界大战中一败再败,也不能说日耳曼人就不优秀。东晋时期,鲜卑族一统中国北方,可你要说鲜卑族是优秀的,连他的皇帝也不敢承认,要彻底汉 化。成吉思汗铁蹄横扫欧亚大陆,忽必烈屠灭南宋时,游牧部落的蒙古族难道真的就比战败的欧亚各民族和中华民族优秀?……打个比方:一个博士生被一个市井无 赖按在地上痛打一顿,你能说这个市井无赖是优秀的?
  有网友说在三百年以前的几千年中华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只是后来落伍了。这种观点也不一定恰当。一个优秀民族应具有多方面的优秀素质,而优秀 素质的形成,有一个必要的条件:统治者必须给予人民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让这个民族的知识分子们有独立思考的权力。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有这样一个宽松的政治 环境吗?读书人有独立思考的权力吗?自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中国的知识分子们被统治者的残忍吓破了胆,从此闭上了鸟嘴,谨言慎行。汉武帝独尊儒术后,知识分 子们就丧失了独立人格,其最大的追求是为皇帝们当差,去帮皇帝治国平天下。倒是中华民族的农民们有种,敢喊什么“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可这样一来, 中华民族又进入了历史恶性循环的怪圈……
  有网友说中国人聪明,就是优秀民族。这是错把智商当成优秀民族的评选标准了。其实地球上各民族的智商相差无几。汉族的智商与大和民族的智商是一样的。但全世界公认的是:大和民族是优秀的。
  网友们都是学生出身,在学校评“优秀学生”要讲个“条件”,要满足什么“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开放的世界流行“选美”,世界选美 委员会给未来的世界小姐制定了什么三围、模样、气质、言谈举止、教育程度、服装搭配……等多个标准。同理,一个民族要想成为一个“优秀民族”也应具备一些 基本的素质。老狼闲来无事,在家中闭门造车,单方面给“优秀民族”制定了十多条“标准”。这十多条标准有无“可操作性”,请网友们自鉴。
  一、优秀的民族不应有压制不同观点的权力构架。中国自秦始皇以来就是这样一个权力构架。在这个权力构架下,子民们就老老实实地吃饭睡觉,不 得胡思乱想,更不能发杂音。在这样的体制下,一个智商高的人活着就是一种痛苦,因为他只有四条路可走:要么考状元去给皇帝当个差,为皇帝老儿镇压有不同思 想的人。但皇帝招奴才的名额很少,只有极少数人有当皇帝奴才的命;要么一天无所事事地提一壶酒,对着风花雪月“啊!啊!”地一咏三叹,然后大醉一番;要么 就“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作个世外高人;要么就在哪个权贵的屋檐下当个师爷之类的东西,去为五斗米折腰。那些想给皇帝当差又考不上状元的人,只有一 辈子皓首穷经,寻章摘句,注释子集,盼望来世去给皇帝做个奴才。
  二、优秀的民族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有创新的精神。中华民族自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没有任何创新精神。自然科学领 域在“四大发明”以后,没有下文。社会科学领域在战国以后,只有儒家。“孔家店”被皇家封为“千年老店”后,再也没有一个人敢开“新店”,皇帝更不准谁去 开个“新店”。这孔丘“独家垄断”中华民族思想领域几千年,不成“圣人”那才是怪事一桩。
  三、优秀的民族不自高自大,“好汉不提当年勇。”中华民族在世人面前开口闭口“我的祖先如何如何,”引为自豪,从没想过面对今天的世界自己 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做。其实中华民族的祖先并不怎样,没有多少可值得骄傲的东西。几千年历史能给后世子孙挣点脸面的只有一些被后人冠之为“文学艺术”的东 西,如呤风弄月的才情、怀才不遇的感叹、闺情怨妇的惆怅、市井生活的百态等等。再就是祖坟山里挖出的一些坛坛罐罐。其它就没有什么了。那几千年历史上留下 的几百次的战争、流血、杀戮、自相残杀、无数冤狱和无数次文明被毁灭的记录,不知后世子孙们是否也感到脸上有光?抬出祖宗来炫耀,只能说明后世儿孙们自卑 感太强,觉得在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万般无奈,出此下策,给自己长脸。
  四、优秀的民族有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氛围,他的子民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中国社会的有形等级和无形等级;成文的等级和不成文的等级之 森严,在这世界上不算“老大”也算“老二”。从古至今的中国是尊卑有序:官场上小官在大官面前只能低头唯唯诺诺,不得抬头正眼看人。子民们在当官面前只能 下跪,不能站着。这次万州事件就是官员们不把百姓当人而引发的。就是普通的子民们也分几等:北京人等级最高,这个城市的人在说“咱是北京人”几个字时,那 洋洋得意的神情,足令人恶心十年。其次是上海人、各大省会城市人、中等城市人、县城人、镇上人,最底层就是农民们。农民们出个门,他的“身份证”都没用, 得花钱买那个劳什子的“暂住证”。小小老百姓想提高自己的身价的话,只有往大城市“钻”。这样一来,公仆们又发现了一个圈钱的“新大陆”:“户口变钱 卖。”哇噻!实实在在的中华民族一大“怪”!
  五、优秀的民族发现自己走错路时会及时回头。可中华民族是明知道错了,决不认错,要一错到底。一条道走到黑,决不回头。五八年的大跃进,五 九年就知道错了,但决不改正,要再错三年再说。有时也想改正,可又顾及脸面,总是羞羞答答,象个娘们儿,生怕被人耻笑。一边忸忸捏捏地慢慢改,一边嘴硬: “我没有错,我是在调整!”结果是“调整”几十年,也调整不过来。
  六、优秀的民族对其他民族的长处不排斥,而是虚心学习。中华民族是总觉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好,对别的民族的长处是不屑一顾,从来不学,学别人 的东西就是丢人现眼。有时也想学,但得发个声明:别臭美啦!我不是在学你们,我是在“摸屁股走路”,自创“样板”,到时你们得来学我!有了这个声明后,在 学别人长处的同时,总要把自己的私货往里塞,结果搞了个不中不西的、不土不洋的、不伦不类的、不知道是个什么的东东出来!问题比没“摸屁股”前还要严重得 多。
  七、优秀的民族顺应历史潮流,决不逆历史潮流而动。中华民族面对世界浩浩荡荡的民主进步潮流视而不见,依然故我……不敢细说,犯忌了。
  八、优秀的民族不护短,正视自己的不足。中华民族却报喜不报忧,饿死几千万时,还是形势一片大好。有了什么问题,怎一个“捂”字了得,报纸、 电视从来没说过民族有什么危机、国家有什么问题,只是一个“好”。前天中央台新闻播报了一个好消息:农民们今年的人均收入预计可达二千二百多元,比去年增 长百分之四。这就是中国现阶段的“小康”?这就是宋祖英女士唱的“好日子”?这就是人均GDP一千美元时的生活水准?
  九、优秀的民族有开拓进取精神,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没有开拓进取精神,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土地上多是被动挨打,少有主动出击。皇帝们大多数只想 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少有想过要扩大疆域。汉武帝的主动出击是在被多次骚扰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仗打胜了后,树个碑:“汉武帝某年某月到此一游。”又 撤回原来防地。郑和下西洋只想扬大明国威,没想过要去发现新大陆开辟新领地。倒是中华民族中的少数民族的开拓进取精神令汉族汗颜。他们数次地把自己的牧场 扩大到整个汉族版图。不过他们入主中原后,一但汉化,又与汉族一样没有了开拓进取精神,变成了一个只想守“一亩三分地”的地主老财。等到别人打上门时,再 把土地、儿女拱手相送。
  十、优秀民族具有理性。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理性的民族。从古至今中华民族讲的不是一个“公理”,而是“人情世故”。一讲人情世故,这就复杂 了。本该公事公办的,成了公事“情”办,公事“钱”办。现状是:学校老师教学生是正理,不给老师送礼,老师就不会关照你;医院病员看病天经地义,可做手术 不送红包就别想医生会理睬你;国家建设工程招标是公理,可你不送钱给领导,这工程就不会给你;……这样一来,腐败的滋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一个讲人情世故 不讲理性的民族,与“优秀”二字相去十万八千里。
  十一、优秀民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封闭的民族。几千年来,中国对外界的事少有知道,除了张骞出使西域外,没有那个朝代的皇帝 想派人主动出去了解世界。倒是其他国家多次“遣使来朝”,对中华民族的了解更多些。就是东邻的小日本从古到今还多次派人到中华,可中华何曾派过人到日本去 刺探过一点“情报”?鉴真和尚东渡还是个“自费出国”,而非“公派”。自我的封闭,造成了对外界的一无所知。我们引为自豪的康、乾盛世只是人口和农业的 “盛世”,在其他方面大清朝与当时欧洲列强的差距是很大了,但我们不知道,仍以天朝大国自居,英国使者来了,还要别人对自己行跪拜大礼。结果几千英国鬼子 远渡重洋,把四亿人的大清朝打了个屁滚尿流,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是个“劣等”的。现在的中国,上层对世界算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世界的真相有些还得对老百 姓保守秘密、慎之又慎,总是藏着掖着的。这样又产生了愤青一族:总以为中华民族不得了的了不得,老子天下第一,可以见谁灭谁。可悲!
  十二、优秀的民族做事都雷厉风行。中华民族一件事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都干不完,干不好。中国的改革已二十多年了,但还没改好,要 “深化改革”。同一件事在东欧和前苏联,就那几年,一下改完,现在不讲深化改革,而是讲的发展。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从光绪皇帝开始,一百多年了,还在起点 上。更令人叫绝的是土地改革。老狼在史书上见两千多年前的王莽皇帝就在搞土改;后来的历朝历代新皇帝也在搞土改;孙中山先生闹革命也喊“耕者有其田”;红 色革命时也在“打土豪、分田地”;可直到现在,这土地还不是农民的……。真让人哭笑不得。不过,这样也好,免得公务员们没事干了会失业。
  十三、优秀的民族不会在历史灾难的怪圈中反复循环。可我们的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一直在“束缚人民的思想、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制度难以变 革,贪官污吏层出不穷,农民造反绵绵不断,经济、文化惨遭破坏,再建立新的王朝。再束缚人们的思想……”的历史怪圈中无始无终地、没有尽头地循环。
  十四、优秀的民族闻过则喜。中华民族闻过则骂:“诽谤、诬蔑、丑化伟大的中华民族”、“卖国贼”、“反动派。”如果有哪个外国人赞扬了中国 人一句,马上就乐得屁颠屁颠。其实赞扬中华民族的外国人有些是因为做客中国,不说几句好话,脸面上过不去。有的是不怀好意,例如当年中国从日本新日制铁引 进宝钢全套设备,参与谈判的日方代表对中国大大赞扬一翻,中方代表高兴得忘乎所以,日本利用当时的中国人不懂业务,狠狠的啃了中国一口,等到中国人反应过 来后,悔之晚也。后来只有毁约,又赔了几十亿美元才了结。去年拳王经纪人唐金到中国,一下飞机就举个小旗旗儿喊:“爱拉乌解纳。”搞得中国记者们为他发 疯。后来才晓得他是在“爱拉乌解纳银行保险柜里的美元。”
  十五、优秀民族一个错误只犯一次,最多两次。中华民族同一个错误一犯再犯。老皇帝犯了一个错误后,小皇帝接着犯,因为没有人敢对小皇帝说老皇帝是错的。他的孙皇帝再去“重复昨天的故事”;重孙皇帝又“涛声依旧”,……就象挖山不止的愚公,子子孙孙没有穷尽。
  十六、优秀民族脚踏实地,不幕虚荣,不为了脸面什么都不顾。中华民族把一个脸面看得比什么都重。广大农村儿童没钱读书没关系,得每年花几十个亿去挣几个劳什子金牌回来长脸……
  十七、优秀民族会把世界和本国的真相告诉他的人民。可中华民族的子民们对国家的事、世界的事知道多少?别说国家大事了,老狼在国营企业上班,除了知道每天上班下班外,什么都不知道。天知道那一天有人突然宣布:这个公司破产了。老狼也只有去喝西北风。
  十八、优秀民族有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中华民族有一个劣胜优汰的机制……不敢细说,犯忌。
  十九、优秀民族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中华民族的教育目标是让中国人从娃娃起就听话,也不管是对是错!
  别说啦,越说老狼心里越是气!
  中华民族你就这么个“素质”,就不要再自我吹嘘是什么“优秀民族”了。
  中华民族因其历史的悠久而伟大,但“伟大”不等于“优秀”。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纯朴、善良的,但这些美德又成了封建专制在中国一统几千年的理由。中华民族对人为制造的苦难的忍耐程度是世界第一的,可忍受的结果却是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出奇的缓慢……
  努力吧!在世界各民族面前“挣点表现”吧!也许若干年后,联合国选美委员会就把“优秀民族”的桂冠戴在中华民族的头上。

星期三, 一月 10, 2007

2007腐败的日子

考试还在继续中,钱包已经薄了很多。
去年年底经历了成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差点要借钱过日子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2006年最后一天,降临的不再仅仅是希望,而是Money,Money,Money。
很幸运能够拥有这笔“新生奖学金”,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吧。

有了钱,当然先要腐败,这些日子天天吃饭店,没想到才一个学期就开始摆脱食堂了。
另外一部分钱主要用来买书了,列一下最近的书,做一个警醒吧,提醒自己书是好,读而无获就不好了。
《记忆的形式》
《革命道德》
《流氓的盛宴》
《容忍与自由:胡适演讲录》
《话语的闪电》
《伶人往事》
《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
《巴金最后32个春秋》
《酷儿理论》
《民主的历程:人文译丛》

星期一, 一月 08, 2007

大国的崛起?

近日看书,看到一段话,先转载如下:

纪念孙中山先生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二日)
  毛泽东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
  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
  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事物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 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 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
  但是要谦虚。不但现在应当这样,四十五年之后也应当这样,永远应当这样。中国人在国际交往方面,应当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大国主义。
  孙先生是一个谦虚的人。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的。
  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第1版,第311-312页

近日,大国的崛起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反响。我不想就上面转载中提到的大国主义和“大国崛起”的探讨内在的联系(内在是有联系的,你说呢?),只是想反思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崛起?是因为我们受欺负受的太多了,必须要强大到人人怕我们?我们的近代史只能在自卑和屈辱中找自尊吗?
上面的文章尽管是毛泽东写的,但这几句我还是赞同的,大国小国不在于国力强与弱,现代社会的基本格局和19世纪领土扩张时早已不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随意侵略、吞并、奴役哪个国家(美国侵略伊拉克也不能把她变成第57个州,何况萨达姆本身就不是好鸟,在国内进行大屠杀大清洗的所谓领导人都应该上断头台)。国家的尊严体现在她对人类的贡献有多少。我们浩浩荡荡所谓几千年,哪些东西可以拿出来贡献给人类社会呢?特别是近代,我们除了把责任推给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还有什么其他主义,我们自身的责任呢?说到这里我还有一个假设,希望在可以遇见的未来,中国的历史可以进行不受干涉的反思,对于“社会主义”对于中国是福是祸,对于人类是天堂还是地狱,应该有个新的说法。
说实在的,我不希望现在的中国崛起,这个专制的,没有人权的国家,这个党国制的国家,这个世界上最腐败,最习惯愚弄民众的国家。她的崛起可能有太大的代价,不仅其他国家要承担这个代价,我们普通的中国人可能会是最大的受害者,想想德国的崛起吧,军事扩张,人民疯狂,犹太被屠杀,世界被卷入战争。
集权的政权要扩张,必须首先从权利的扩张开始,公民手中仅有的一点点权利都会逐渐被剥夺,理由可以很崇高,为了我们国家的崛起。这一天很遥远吗?不,这一切正在发生,请大家留意每天的新闻吧。

星期六, 一月 06, 2007

我是流氓


题目有些炫了,我说的流氓是《流氓的盛宴》中的流氓。这是一本昨天花了高价买到的新书,出版两个月,作者张大可。老板骗我说书被禁了,我当然没有相信,我买这本书可决不是因为GCD的封禁。 几天前刚刚收获了张大可先生的另一本书-《话语的闪电》
这学期书买了很多,以致于一排书架早已放不下,开始冲击我专业书的空间了。但真正花高价买的书却屈指可数,似乎只有朱学勤和张大可先生的作品。在我为他们的文字和思想所着迷时,我发现我开始喜欢上海男人了。两位先生年龄相当,经历相当,背景同样相当,都是上海人,目前也都在上海的高校就职,一想到可以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城市和欣赏的学者有着共同的话语兴趣,是多么亲切和兴奋的事呀。
我们一代人都是流氓的人生,漂泊、反抗,面对着国家主义这个几千年的专制恶兽,我开始给自己思想上的流亡。我不想活在只有票子、房子、车子、妻子这样的生活中,我骨子里渴望自由,渴望人的尊严,渴望着我们整个民族的尊严。



转载书评:

朱大可: 当代负有盛名的文化批评家,学者,小说及随笔作家。祖籍福建武平客家。1957年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哲学博士,悉尼 大学亚洲研究学院访问学者。现为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是当时先锋文化的重要代言人,目前主要从事中国文化研究与批 评。

其著述有《燃烧的迷津》、《聒噪的时代》、《逃亡者档案》、《话语的闪电》、《守望者的文化月历》、《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多卷)等。以新锐的思想和独特的话语方式见长,其见解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富有影响,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批评家之一。

本书深入探讨了盛行于当代中国的流氓话语现象,是近年来中国思想界话语研究的罕见收获。朱大可把自己近8年异乡漂泊的生命体验,融入对流氓的理性探察中。

本书深入探讨了盛行于当代中国的流氓话语现象。当代中国分为两个社会,一个是国家社会,另一个则是无秩序、无信仰、无权威和无道德的流氓社会,它以离开土地的两亿流民为基础,成为当代中国的隐形属性。

本书以身份理论为逻辑前提,以流氓话语为对象,以酷语、色语和秽语等为分析元素,对渗透在各种文化样式(小说、诗歌、美术、音乐及大众文化等)之中的流氓 叙事模式,展开了全面深入和独特新颖的阐释,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流氓话语的基本特征。读罢令人耳目一新。是流氓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是近年来中国思想界话语 研究的罕见收获。

书评:朱大可发现了“流氓”美学文

我们不要被朱大可的“流氓”所吓倒。在朱大可的阐释框架中,“流氓”一词首先被还原为一个中性词,使“流氓”这个长期隐匿在认知暗处的、被各种话语肢解的文化景观显形为当下亟待厘清的学术议题。这样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在朱大可的理论框架中,“流氓”具有宽阔的广义性,它泛指那些丧失土地、家园和灵魂的人,即身份丧失者,朱大可进一步将之定义为:“一个标准的流氓就是丧失了身份的离乡者,他持续地流走,并且保持了一个精神焦虑的容貌和社会反叛立场。”

在朱大可早年那篇著名文论《流氓的精神分析》中,朱大可描绘了古代中国三代流氓谱系,它包括丧地者流氓神明大禹、丧国者流氓英雄孔子、墨子、荆轲、李白、 杜甫,和丧本者流氓隐士或游戏者竹林七贤、唐寅等人。越过艰难的诗意般的迷思,朱大可最终为我们描绘出一副“流氓”的美学肖像:流氓是国家的江湖镜像。这 无疑是对中国流氓精神历史性的深度求解。历经十多年的反复书写,这篇文论集于今发展成《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

这部学术著作并不企图建构理论体系,却分明有着沉重的思想力度,它甚至修正了关于中国历史上漫长专制主义社会的静态“超稳定”结构这一流行论断。在作者看 来,中国王朝的历史正是在国家主义/流氓主义、国家社会/流氓社会、极权状态/江湖状态之间振荡与摆动———这种耗散性的摆动获得一个动态稳定的型构,而 线性历史(国家)的总体进程中又隐含着大量分叉历史(流氓)的细节———国家主义和流氓主义的互动就此平分了中国历史,并维系了中国王朝的漫长生命。不 过,这一思想只能视为本书言说的遥远而艰深的背景,它重点阐释的毕竟还是当代中国话语中的流氓景象。

那么何谓“流氓话语”?按作者的解释,从历史上看,它乃是以所谓的“反讽话语”体系对抗国家主义“正谕话语”体系的自我书写,它大量使用酷语(暴力话 语)、色语(色情话语)和秽语(污言脏词),以期消解国家话语对意识形态的掌控。这种书写方式倒是可能指向个人自由主义的广阔语境,便于在各种话语领域表 达原创力量。作者分析的话语样本涉及当代文学、美术、影视、摇滚乐、建筑、网络文化诸门类,由此制造出一个当代中国庞杂的流氓话语谱系。一般而言,国家话语和流氓话语各自言说,泾渭分明。在某种情况下它们达成和解是可能的。类似的现象,朱大可称之为“流氓主义的“天鹅绒革命”。不过,它无可避免地象征着文化精神标杆的矮化———然而它拥有广阔的市场。正是流氓主义、国家主义和市场主义,构成了当下中国话语的普遍征候。显然,当身处这个话语变革的时代,我们的文化身份出了问题。

熟悉朱大可写作方式的人不难发现,他善于运用巴洛克式夸饰语言,能够把理性的批评议题生生玩成话语能指的盛宴。相对于国家主义学术的“正谕”面孔,朱大可的批评话语本身就属于他所阐释的流氓主义“学术”的一部分。一直以来,国家主义/流氓主义的对偶阐释框架,已深深嵌入到朱大可的批评话语实践中。在他手中,这一解读工具显得如此有效,人们大可称之为“流氓主义”文化批评。

星期一, 一月 01, 2007

[转载]李开复: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去戴博士帽



在读了博士生远潇给本报的来信后,GOOGLE公司中国区总裁李开复说,有这些困惑和担心,实际上是很多博士生们在读博士之前并没有认真地想过,自己是不是能耐得住寂寞做学问,是不是能抵御来自物质世界的诱惑。
另外,如果读博士抱有“一顶博士帽能给自己找工作时加分”的想法,不仅会增加自己学习期间的痛苦,而且在找工作时会发现,博士头衔不能有多少优势后会更加失落。  
由于是最早进入微软公司高管层的华人,又常常在高校亮相做巡回演讲,而且还在中国创办了“开复学生网”,给中国学生解答“大到人生观,小到如何学好英语”的各种问题,这使卡内基梅隆大学毕业的工科博士李开复,在中国高校学生中的名气不小。就博士生远潇的困惑,记者专访了李开复。

  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去戴博士帽

  “选择读博士就等于选择了在未来三五年,或者是更长的一段时间,你必须要成为孤独的人,要远离物质的花花世界,甚至要无数次承担失败或者不被学界认可的痛苦”。这就注定了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能成为博士的潜质。在李开复看来,当你犹豫自己是不是要去读个博士之前,一定要向自己问问这些问题:
  首先,你是不是有创新的热情。因为要取得博士学位,最后就得看你在某一领域的研究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如果你是一个墨守成规,不太富有挑战精神的人,那么做创新研究可能就不太适合你。
  其次,要问问自己愿意孤独地追求知识吗?看到同学发财、出名,会羡慕、甚至感到痛苦吗?如果你是个物质欲比较强、对挣钱还有兴趣的人,或许你该去读个MBA,或者找一份好工作,而不是去读博士。
  在美国,一个博士生毕业后可能能拿到10万美元的年薪,而一个MBA毕业后或许能拿到15万美元,但拿到博士学位要花上5年时间,或者更长,但MBA只要两年的时间,MBA的投入产出比要高一些。
  第三,你愿意花很多时间拼命工作,即便你知道你正在探究的问题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无解。如果你是一个很在意失败的人,那么读博士可能会使你的人生变得灰暗。
  李开复说,只有当你肯定自己读博士确实是为了享受做学问、超越前人的乐趣时,才有可能愉快地度过学习生涯。
  李开复回忆,他自己念博士的时候虽然有奖学金,但日子也不富裕,有时候假期也得出去打打工,但每个人在自己不同的生活阶段就应该享受不同阶段的乐趣,学生时代就应该是物质清贫,学习而快乐着的。

  毕业时,你应该成为你研究领域中世界第一的专家

  跨入博士生的门槛后,李开复建议,要给自己设计一个3年的学习和科研计划。首先,需要彻底地了解在相关领域他人已有的工作和成绩,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脚踏实地工作。另外,还要不断跟踪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把握好方向,避免重复性工作,把精力集中在最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上。
  李开复说,他至今还记得在他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时,当时的系主任说的话:“当你拿到你的博士学位时,你应该成为你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里世界第一的专家。”
  这样的要求似乎对大多数刚刚起步的人来说都是高不可攀的,可李开复说,他本人正是确立了这样的目标,在经过五年寒窗、夜以继日的努力工作后,他所期待的结果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一个打算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就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很高的目标。李开复想告诫博士生远潇:读博士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切忌浮躁的情绪,而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工作。也不可受一些稍纵即逝的名利的诱惑,而要200%地投入。也许你会疲劳,会懊悔,会迷失方向,但是要记住,你所期待的成功和突破也正孕育其中。
李开复回忆说,他在攻读博士学位时,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6个小时,大量的统计结果和分析报告几乎让人崩溃。他也曾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能够成功,但终于有一天,在凌晨3时做出的一个结果让他感受到了成功的滋味。
“那种一切都很顺利,谁都可以得到的工作和结果,我相信研究价值一定不高。”李开复说,另外,一个人如果打算一辈子从事研究工作,那么从他在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形成的做事习惯、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他未来工作的轮廓。所以,你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充分利用在校的时间,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

你找的导师,最好有“我不赞成你,但我一定支持你”的胸怀

“在学术界,人们普遍认为‘名师出高徒’。可见导师在你的成长道路上作用是多么的大。”李开复建议说,在确定自己要开始读博士之后,应该主动去寻找自己所研究的领域里最好的老师,甚至应该去求教于周围能找到的专家,看看大家对你想选择的导师有怎样的评价,更不要忘了常去求教“最博学的老师”——互联网。
李开复说,他还鼓励准博士生们直接发电子邮件去咨询一些世界公认的专家和教授。以他的经验,对于这样的邮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很快给回复。
李开复听到过一些博士生抱怨说,在3年的学习生涯中没有得到导师充分的指导。他把自己听到的案例归纳出了几类准博士们要慎重选择的导师。
有一类导师,有很多的项目,学生跟着这样的老师,3年的工夫大概都在替老师打工赚钱。这样的导师暂且看到他长处的一面,可能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博士找工作,招聘的企业看的还是你作为博士的突破和研究能力,而不是你做过多少项目。
李开复说,这类导师中,有一种最恶劣的是,看到一些能干的学生能为自己做点事,即便到了毕业的时间也不让学生毕业,还要让学生多打几年工。所以在选导师之前,一定要多方打听导师的人品如何。
还有一类导师也被李开复认为是要当心的,这类导师虽然很安心做研究,但他几乎两耳不闻窗外事,研究思路和方向都是很落伍的,而且他给你选定的方向有可能早就被证明是过时的。李开复说,有的导师可能上了年纪,近年来也没有太多的研究成果,但这个老师人品不错,能允许和鼓励学生不同常规的想法,并且从方法论上能指导学生,这样的导师应该是可以选择的。 李开复多次在各种演讲和文章中提到他当年读博士时的导师。他说,虽然读博士期间,他的导师确实没有教给他有关他专业的知识,但是他能给学生大方向的指导,而且能毫不吝啬地与学生分享他在学术上的经营和他在学术界的各种资源。
李开复说,博士生导师或许就是那种没有太多时间给你,也不会给你太多具体而细节的指导,但他却有“我不赞成你,但我一定支持你”的胸怀。

戴上博士帽不等于就能一步跨进挣钱多的地方

有了博士的头衔不一定就等于增加了你找工作的砝码。李开复说,从他在微软和GOOGLE公司的招聘经历和他所了解的一些著名跨国公司在华招聘的情况来看,大家招聘博士的范围都会巧合地限定在国内排行前十几名的大学中。
李开复解释,一般大公司、尤其是IT类的企业在挑选本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时,尺度是比较松的,即便有的硕士没有太多学术上的造诣,但只要拿出做过的像样的项目,一般也是会被认可的,但对博士就不同了。
李开复说,他在招聘博士时会仔细阅读应聘者的博士论文,因为对博士的水平评判就全靠这篇论文了,博士论文如果没有新意,或者观点方法陈旧,即使应聘者有再多的实践能力,做过再多的项目,也得不到认可。
正因为一些大公司在招聘时反而对博士的水平更加挑剔,所以李开复说,千万不要以为戴上博士帽就能找到好工作。

做个快乐的人最重要

最近李开复写了一篇文章,提到在21世纪企业喜欢什么样的人,其中他认为很关键的要素是,应聘的人是不是一个热爱工作、积极乐观的人。
李开复希望告诉远潇,即便现在有很多不如意和困惑,但还是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积极的人。他希望把台湾企业家张忠谋的一个故事告诉远潇。
张忠谋是台基电的董事长,一次朋友请他题词,他给朋友写下了“常想一二”,朋友问他是什么意思。张忠谋说,“我们都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要告诉你常想那剩下的一二比较如意的事情。”
张忠谋说,他从小就看了很多大人物的传记,发现了一个规律,凡是成功者都受苦受难,他们的生命几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的真实写照。但是他发现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保持了正面的思考,通过“常想一二”,超越不愉快。苦难对他们来说反而成了生命中最好的养料,为他们未来的成功做了良好的铺垫。
李开复说,其实在21世纪,还有很多其他的理由要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因为21世纪有一个更实时善变的环境,我们尝试的事情会碰到很多很多的失败。